-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当代文学中的潜结构与潜叙事在辽宁师范大学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叫做“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潜结构与潜叙事”。这个题目,是我多年以来十分感兴趣也做过大量研究工作的一个领域。我曾经做过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跟
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叫做“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潜结构与潜叙事”。这个题目,是我多年以来十分感兴趣也做过大量研究工作的一个领域。我曾经做过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跟这个名字是一样的,叫做《当代文学中的“潜结构”与“潜叙事”研究》[1]。首先,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题目一些基本的思路、方法和角度,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产生思想上的启发与碰撞。在我看来,文学研究不同于科学研究。文学研究充满了感性的想象力,也不乏有逻辑的思辨和理性的认知。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应该要有更多在哲学和精神现象学意义上的探究与思考。所以,我们实际上也就是把文学当作一种精神现象学来关照,这也是文学研究区别于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
我们所讲到的所谓的“潜结构”和“潜叙事”的研究是一种怎样的研究呢?我举一个比较形象直观的比喻,好比是我们每个人能够戴上一副相当于x光机那种具有透视力的眼镜。而能够获得这样的一副眼镜,就像孙悟空看到一个“化妆”成美女的妖精一眼就能辨别出其妖精本色,能够看到其妖娆、魅惑的外表下面的那具骷髅一样。当你一旦获得了这样一种透视的能力,你对文学的认知就有可能比别人更清晰,更内在深入一些。这是我做这个题目研究的意图,或者说希望能够达到的境界的一个诉求。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潜结构”与“潜叙事”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年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偏差。众所周知,近二十年左右,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文化研究热。这种文化研究热无疑提升了文学研究的高度,扩大了文学研究的界面和领域,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方法,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深度。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即把文学文本都当成了文化文本来考察,这就导致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文学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性别的、政治的东西。可以说,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文学性的研究,也就是基于人学、人性的探究,总体而言,文化研究着力于文学外部研究。我认为,文学研究还是要进入“内部”。回到文学研究的要义,也是要求我们关照人性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敏感复杂的丰富性。同时,文学研究也与美学研究有关,这是我认为文学研究的常态。因而,文学研究也可以说是无边际的研究,而现下文化研究挤占了大部分的空间,所以我认为有必要重建文学研究的文学性。
重建文学性,我们会面对诸多问题。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处理前二十七年的文学作品。面对这些作品教师不得不讲,但是在讲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讲得比较简单化。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被告知前二十七年的文学作品意义重大,但仍有很多人走马观花式地读作品。这就导致学术研究无法真正进入其理想状态。但是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大部分学生认为前二十七年文学的思想性很高,而艺术性相对粗糙。那么如何来重建这一段时期文学研究的文学性呢?这就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对于1980年代中期以后在文学变革中出现的大量的新潮文学和先锋文学的认知又是一个问题。有一些缺乏兴趣和一定专业透视力的教师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文学处理为一堆知识进行讲授,将作家知识化。比如被知识化后的格非,研究者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就会一股脑地认同这种知识并加以运用,由此便会繁衍更多的低水平重复的“产品”。这是源于在知识化讲授的过程中,学生脱离文本,在没有获得研究文本能力的时候便机械地搬弄知识,从而使学生无法透视到不同类型的文学文本内部复杂的构造和景观。我希望我们能用复杂的眼光、思维、隐秘而错综的通道进入文学问题,而不是将其简单化为大而空的文化问题,这是我的一个努力方向,而我认为当代文学“潜结构”与“潜叙事”研究的前景是广阔的。
因此,不管是前二十七年的文本还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文本,我们都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结构分析、文本细读、叙事学的观察等方法更好地进行文本观照。我认为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学的关照、精神的关照和人性意义上的探查,这就是我所说的“潜结构”与“潜叙事”。这个概念,我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2]一书中曾经反复提出过,但没有作为专门的理论概念来探讨。总结来说就是能够透视文本内部的景观,发现当代文学形形色色的叙事背后所暗藏的东西,以使我们的研究建构一种深度。也可以说,“潜结构与潜叙事”指的是由集体无意识所支持的一些叙事构造。从学术的角度看,这种解释显得更为严密、客观,显示出一种历史的脉络。这些构造在大部分中国传统叙事当中都有,比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3]所提到的明之人情小说是“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这样的无意识构造在西方的叙事中也有非常普遍的存在。比如,巴赫金在讨论传奇时间叙事,即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的时候,就专门讨论了古希腊的一种比较俗的小说。虽然巴赫金属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一个突出人物,但是他用的是类似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式分析了这种希腊小说的模式,概括出传奇叙事的一种时间模型构造特点:男女主人公是在年轻貌美的时候一见钟情,中间经过了无数的磨难,最后是在依然年轻貌美的时候终成眷属。而这中间经过的无数磨难,在时间上是没有计算的。无论是中世纪大量的罗曼史还是西方的冒险小说,总之是笛福以前的中世纪欧洲的小说模式基本上都是这样。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mgsfdxxbzz.cn/qikandaodu/2021/0301/645.html
上一篇:第二届健康中国视角下健康城市建设暨治未病与
下一篇:妈妈年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