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玩具熊也有灵魂?什么是“泛灵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每日罐头”是一档心理学口味的精神食粮栏目。 今天聊一个严肃的话题: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和玩具说话,为什么会觉得玩具熊有灵魂? 罐头质检员:雨歇微凉、王星星 近日荷兰Wal
“每日罐头”是一档心理学口味的精神食粮栏目。
今天聊一个严肃的话题: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和玩具说话,为什么会觉得玩具熊有灵魂?
罐头质检员:雨歇微凉、王星星
近日荷兰Walibi Holland主题公园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家公园因疫情暂时关闭,园内没有游客,工作人员把22只玩具小熊放在过山车上,让它们也“体验”一把坐过山车的快乐。
车头放置的摄像头还拍到其中一只小熊在空中挥手。
第二排左边那只格外戏多,小胳膊被甩起来的瞬间,让老夫简直想一把抱住这个小宝宝...
我顺便想到自己小时候,常常对着自己的玩具“叽叽咕咕”,给泰迪熊当妈妈,为芭比娃娃梳小辫子,给皮卡丘抱枕盖被子……总感觉玩具能听懂我在说什么。
为什么小孩子就能无障碍对着小玩偶“叽叽咕咕”?哲学上的“泛灵论”或许能解释这种行为。
天地万物──动物、植物、环境、天气,乃至言词、图画、建筑──都是有灵魂、能够思考和获取经验的主体,并且能够操纵或影响其他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的世界观,叫做泛灵论。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认为,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确实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
儿童有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泛灵观念范围逐渐缩小。
皮亚杰把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
的儿童处于主观世界与物质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缺乏必要的知识,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思维常是泛灵论的。据研究:
4~6岁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
6~8岁儿童把有生命的范围限制在能活动的事物;
8岁以后开始把有生命的范围限于自己能活动的东西;
更晚些时候才将动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
针对皮亚杰的这一观点,有学者质疑泛灵论本身是否具有普遍性。也因此认为孩子们是否普遍具有泛灵论观念还有待研究。
简单地说,孩子的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们暂时缺乏关于“活的”的正确知识,这是3~6岁儿童泛灵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国内有关研究则认为,
孩子
泛灵论的认知倾向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因为把玩具娃娃看成活的,会产生相对应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和孩子的认知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了泛灵心理,而非泛灵观念。
和玩具小熊说悄悄话,给洋娃娃穿衣吃饭,也是体验情绪的过程。
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泛灵论”似乎又不是小孩子的专属了。成年人同样容易存在“泛灵论”,比如有人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会当做树在说话。有人搬家时面对一些陪伴自己很久的旧物,总是不忍心扔掉,担心它们会因为被抛弃而难过。而我会在工位上摆一些手办,累了就会和它们对视一眼,就能感觉到一些治愈和陪伴。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已经能够现实地认知这个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主动进入“泛灵论”的领域。谁让可爱的东西总能给人力量呢!
Reference:
丁芳.儿童心理理解研究的先驱——皮亚杰的观点.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42-44.
林菁.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理论述评.学前教育研究,2001:23-25.
刘满贵.3—6岁蒙汉儿童泛灵心理的初步实验研究.内蒙古师大学报,1992:46-51.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mgsfdxxbzz.cn/zonghexinwen/2020/070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