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05/29]
上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是吾俚崇明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施忠,上海崇明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全国艺术
施忠,上海崇明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专家。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钢琴演奏”、“音乐作品分析”、“音乐教育”等专业领域的教学及研究。公开出版发表专著、教材、论文、歌曲20部(篇)。指导学生30多人次在国内外音乐类专业比赛中获重要奖项,培养的专业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德国、英国、波兰及国内知名音乐院校。应邀担任国内外一系列重要音乐类赛事评委。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相同,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我们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难得的是,我们能否将人生最初的热爱牢记在心,克服重重困难,用一生去实现自己最初的愿望。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施忠有时候会思索: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背后一直推动着自己,让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1988年,考入上师大音乐学院;1992年,留校任教;2004年,考上上海音乐学院博士;2008年,担任上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2016年,担任上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施忠的简历十分精彩,职业道路也一帆风顺。
如果从1988年往回眺望,这份简历上又会多出一些“传奇”色彩。1980年,考入崇明师范;1972年,进入庙镇一所乡村小学就读;1965年,出生于崇明庙镇。
60年代的中国,艺术氛围黯然、资源稀缺,施忠突破局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他的专业成长完成了常人不可能完成的蜕变。
施忠说,他的职业发展和艺术生涯,仿佛一个不断扩大的同心圆。在那最核心的位置,一直是他对音乐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坚定地选择走向远方;也正是经由这份热爱,让他愿意不断奉献自己,成为一名钢琴艺术的传播者和音乐教育家。
音乐梦在家乡启航
偶尔,施忠也会往回看,回到崇明的幼年时光,看看自己坚定又清晰的一路。
故事开始,施忠生活在崇明的田野乡间。在施忠的记忆中,他常常在乡间广播站的乐曲中醒来,开始新的一天。那些叫不出名的钢琴曲,听了一遍就再也没忘。他会在清晨雾霭升起的田野里,听着音乐着了迷;也会和小伙伴去河里摸鱼、钓蟹,这些野趣至今回忆都充满甜蜜。“和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比起来,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他们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是一头羊、一头猪,一片稻田,或是远处的树、地里的霜……”拿施忠的话来说,浸润在大自然中淳朴的童年时光,在他的脑海里,储存了非常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表象。
施忠说,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听一首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晨曲,或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伏尔塔瓦河》,脑海中总会泛起小时候在崇明岛上的那些记忆。通过音乐,他仿佛可以跨越时空,来去自由。
施家班弟子张艺韵2015年专场音乐会
天生对于音乐的敏感,让施忠早早地品尝到了音乐给人带来的幸福。这颗艺术的种子,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也许,那颗种子里的玄机,也藏在了表哥送给他的袖珍收音机里。“回忆起来,是很幸福的。每天晚上,我都会用那台收音机收听《每周名曲赏析》节目,那真是我的宝贝”。那些或激荡高扬、或悠缓低沉的曲子,不知不觉间,都记在了施忠的脑海中。尤其是那一首首美妙的古典钢琴曲,他听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忘怀。
1972年,施忠7岁。他在乡村小学里,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艺术启蒙老师。“那位老师从上海师范学校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到我们小学担任音乐老师。”老师不仅能歌善舞,还会弹钢琴和朗诵,施忠被他身上的艺术气息所折服。
学院日常工作照
从一支口琴、一台风琴开始,施忠走上了学艺的道路。每当老师演奏美妙的音乐,施忠的思绪总是不由得跟着飞去了各种奇妙的地方。他隐约感觉到,音乐将会是他一生的追求。
施忠天生聪慧,又好学之至,在老师的点拨下,对口词、三句半样样拿手,常常跟着高年级的孩子去演出;参加上海市的诗歌朗诵、普通话比赛,也总能轻松夺魁。当年的那位老师谈起施忠这位得意门生,总是赞美有加:“他不仅有天赋,还肯下苦功。”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mgsfdxxbzz.cn/zonghexinwen/2021/0624/1304.html